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黑色农业网 >> 少脉椴

平安精心书写“脱贫答卷”华北卷耳

发布时间:2023-02-02 11:00:30

平安精心书写“脱贫答星宿菜卷”

平均每年3000余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9.1%下降至2017年的0.075%;2017年底全区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平夏河嵩草安区辖区总面积769平方公里,现辖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总人口12.74万,其中农业人口7.08万人,是国定贫困县之一,自然条件差,发展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问题突出,区域性贫困特征明显。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平安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砥砺前行,攻坚克难,一份关乎平安人民幸福生活的历史答卷被精心书写。

搬出大山换个活法

“乡亲们,请大家排好队,商铺分房大会马上开始,我们按顺序依次抓阄。”今年5月,平安区三合镇三合村举行了一场易地搬迁公益性综合市场商铺抓阄分房活动,68户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商铺小老板。据三合镇党委副书记、镇精准扶贫工作站站长星来华介绍,为妥善解决好三合镇索尔干村、庄科村等5个村搬迁农户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确保产业不断链,该镇科学分析市场行情,经过对区域商贸发展情况的详细调研后,在国家税务总局、省商务厅和省扶贫局的大力支持下,在三合村实施易地搬迁产业扶贫公益性综合市场建设项目。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5亩,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主要分百货、综合、建材三大区。易地搬迁后的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将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铺面,他们有三年的铺面使用权,可以根据家庭实际情况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将铺面出租。翻身村建档立卡户索占第一个抓阄,他手里拿着抓到的商铺序列号激动地说:“以前住在大山里只能种点庄稼养家,现在好了,进镇上楼啥都方便了。今天我也有了自己的铺面,不用出去打工,开个肉铺自己当老板,可以换一种活法了。”

据介绍,综合市场将引进富硒露天蔬菜储藏转运、马铃薯收储交易、富硒畜禽肉蛋储藏销售、建材批发零售商家等多家企业,采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模式,建成具有三合集镇特色的公益性综合市场。商铺优先让易地搬迁建档立卡户在市场内开展经营活动,确保有产业、能增收,实现“易地脱贫”。分房现场,23户贫困户每户抓到自主经营铺面1套,45户贫困户每户抓到转租铺面1套,转租给他人经营的铺面租赁费用统一为2018年4000元、2019年5000元、2020年6000元。到2020年以后,68套铺面全部收回农户使用权,转为易地搬迁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使用。综合市场的商铺分房活动一方面解决了易地搬迁村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另一方面为贫困户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提升了扶贫“造血”功能,让老百姓从中得实惠,确保能增收、能致富、可持续。近年来,平安区把实施易地搬迁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从根本上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先后在三合镇、石灰窑乡、巴藏沟乡等乡镇实施了易地搬迁项目。同时,坚持搬迁与脱贫同步,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谋划搬迁后续增收产业,确保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

造血扶贫拔除穷根

“感谢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我还想再养几头牛,再修两间牛圈,扩大养殖规模,脱了贫我还想致富哩!”近日,在平安区石灰窑回族乡窑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祁昌财家的牛棚里,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冶占龙正在和他的扶贫对象祁昌财探讨养殖方面的问题。窑庄村是平安区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200余亩,水浇地仅300亩,其余都是山地,村民主要以种植小麦、油菜、土豆来维持生活。

2015年精准识别中,祁昌财被列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交通不便,外出务工困难,几亩山地只能养家糊口,女儿上大学的费用,让祁昌财备感压力。2016年初,通过扶贫干部冶占龙和“第一书记”马才旦的鼓励支持,祁昌财依靠精准扶贫产业资金2.16万元买了2头牛,到年底发展到3头。2017年初,他通过村里日香桂的互助协会和农村信用社贷款7万元,又购进20头牛,到年底发展到27头牛,卖出20头,收入增加了不少。“去年养牛很成功,我今年准备了8万元,过一段时间等媳妇闲下来,再买进30头牛,加上媳妇喂的3头母猪和4头大肥猪,今年光养殖业收入就不少呢!”尝到发展养殖业甜头的祁昌财,言语间尽是喜悦。为贫困户谋产业、谋创业、谋出路,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收益,有能力自己再扩大生产,平安区“造血式帮扶”为精准扶贫开出了“良方”。这些年,该区巴藏沟乡通过“合作社 农户”模式经营家庭牧场,壮大奶牛养殖和牛羊育肥规模,目前全乡25%的收入来自家庭牧场;洪水泉乡按照“种草养畜、草畜联动”精准脱贫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富硒燕麦饲草种植产业,建立燕麦种植基地1个,种植富硒良种燕麦5000亩,带动规模养殖业发展;石灰窑乡采取“专业合作社 农户”的形式,以入股分红、技术支持、合作种植、基地务工等方式,建立集中连片种植中药材基地3处近200公顷,带动60余户贫困户发展药材种植产业,每亩利润达6000元;沙沟乡通过发展树莓、金丝皇菊等特色种植,建立精准扶贫务工基地3处,辐射带动基地周边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增收……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发展“造血式”扶贫产业,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平安农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找到了致富的路子。

旅游激活“美丽经济”

今年8月,平安区巴藏沟乡第三届民族团结乡村文化旅游艺术节开幕了。悠扬婉转的花儿台上唱不停,附近村里的群众相互结伴,在台下看得起劲。村里的文化艺术节办了三届了,一届比一届人多。近年来,来巴藏沟上郭尔村看花海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这边听听花儿,那边游一游花海,老乡家门口吃上一碗酿皮、凉面,惬意自在的体验让许多游客流连忘返。

上郭尔村地处阿伊赛迈山脚下,海拔2800至2900米,属脑山地区,地理条件恶劣,耕地面积1860亩,人均耕地5亩。2016年全村整体脱贫,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800元。“我们家的农家乐仅4个月收入就达到5万元,靠乡村旅游走上致富小康路,我很有信心,而且我有更大的信心带领其他村民脱贫致富。” 56岁的老党员田仁增在支部的带动下开办了自己的农家乐,同时带动村里的一户贫困户年收入增加2.3万元。进入旅游旺季,收入又增加不少,他说话间喜笑颜开。为打造生态游,上郭尔村党支部鼓励党员带头,带动群众开办绿色生态藏式农家乐,以农村生态本色为特色的农家生态旅游业已初显成效。目前,全村开办藏式农家乐5家,带动本村青年就业2菖蒲4人。其中,加旦正杰等三户贫困户联合开办的农家乐让每户贫困户每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在农家乐的带动下,全村藏族群众将自家的焜锅、烤洋芋、豆面、洋芋粉条等农产品进行现场销售,增加家庭收入,每日平均收入达200元。近年来,平安区以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和乡村休闲度假区为目标,结合高原硒都品牌,全区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一个个乡村旅游景点催生了“美丽经济”,成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目前,该区拥有乡村旅游接待点150余家,越来越多贫困群众依靠青山绿水,在家门口致富,大家齐心协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幸福。(责任发布:张煜)

离婚房产继承律师
北京离婚请律师的费用
上诉离婚律师报价
北京离婚诉讼律师费
友情链接